老北站旁边的铁路线以前有两座旱桥
大年夜统路老旱桥
起初的上海火车站坐落在天目东路和宝山路的交集点,人称老北站。距老北站比来并贯串南北要道的,有两条大年夜马路,即共和新路和大年夜统路。铁路部分在这两条马路与铁路交叉处设立了道口,加上栏杆,实时开放封闭,确保平安。小时刻,我家就住在两个道口之间的铁路南片地区。这里靠市中央近,要比北片地区热烈很多。我们平常平凡很少去北片,把那边看得很神秘。稀奇传闻北边的交通路上可以坐马车到大年夜洋桥,心里一向痒痒的。
我5足岁的时刻(1953年),政府在大年夜统路道口旁造了一座人行天桥,人们叫它旱桥,利便了南来北往的行人,稀奇是怕过道口的老人和小孩。一天趁妈妈不留意,我和小伙伴荣根、荣忠穿过天桥,去了铁路北。本想坐马车,惋惜钱不够。好在那一头的大年夜统路边有家小人书店,3分钱能看10本。今后,我们就常溜到那边看书。
我年满7周岁时,进了铁路北的德明小学。整整6年,天天在旱桥上走两个来回,目击自打造了旱桥后,南北两边热烈多了。摆地摊的摩肩接踵,卖梨膏糖的、卖三北盐炒豆的、卖甜芦粟的、爆炒米花的、耍猴的、变魔术的、玩西洋镜的——八门五花一应俱全。也就在这旱桥之下,我尝到了国学京剧的魅力。那是位卖狗皮膏药的老人,为了兜揽生意,带了一把京胡自拉自唱,唱的是麒派名剧《萧何月下追韩信》。唱到兴头上,拿京胡当马鞭表演起来,我看得津津有味。又听他讲解,知道了“南麒北马”和“四大名旦”。
上世纪50年月中期上海加速了扶植的程序,贯通南北的共和新路显得愈发主要。是以政府在共和新路道口上方建造了第一座逾越铁路的人车双行立交桥,1957年国庆通车。为了区分于大年夜统路老旱桥,我们管它叫“新旱桥”。1961年起,我进入位于中山北路和田路上的某中学念书,就直接重新旱桥上走来回了。从那边远眺老旱桥,确切矮小多了,比不上新旱桥车辆奔腾的宏伟气焰。但也再会不到老旱桥何处丰硕多彩的情形,反而感应寡淡无味。所以每当遇到家庭作业不多的时刻,下学后会邀上几位老友绕道从老旱桥走回家,同学们互称“旱桥老友”。
60年月末,儿时的小伙伴、中学时的老友,几近全都分开了上海,各奔四面八方。每一年春节回家投亲,列车将近进入终点上海站时,我总要提早把头伸出来,寻觅老旱桥和新旱桥,拥抱久别的可爱的故乡。分开上海时,也要伸出双手,向两座旱桥招手,和故乡长者依依惜别。这情结,只有我们谁人年月曾阔别大年夜上海奔赴故国各地的老上海人才会感到感染获得!1984年,政府在上海东站原址新建铁路上海站,1987年完工,人称“新客站”,大年夜统路老旱桥被撤除。8年后,共和新路旱桥也消失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南北高架路。旧貌换新颜,但儿时的场景,这辈子都难忘!(陈泽锋)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