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峪关感受穿越时空的宏伟。
的美称。
位于甘肃省的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用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落成。关城依山傍水,又被誉为“世界第一雄关”。
图说:嘉峪关的柔远楼 新平易近晚报记者 唐敏 摄
缓步城楼,迎面而来的轻风恍如在陈述着汗青故事。城楼两边有马道,之前兵士就是从马道骑即速城楼,运输粮草和刀兵。马道在战争时有很大年夜用处,可以将礌石、滑车等刀兵从城楼上顺着马道滑落,抵抗敌军的进攻。
会极门用来欢迎从西域而来的诸侯、商旅,大年夜家在这里相会来往。会极门也是内城的一道防地,这里不与柔远门纵贯,使关城加倍肃穆幽邃。
柔远门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平易近族执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柔远门上面就是柔远楼,在明朝建筑。这里就是嘉峪关的内城了,内城墙高9米,加垛墙1.7米,总高10.7米。6米以下为黄土夯筑,6米以上用土坯加筑。历经六百多年,墙体虽有剥落,但大年夜部分依然完全坚固。构筑城墙用的黄土,都是颠末当真挑选和加工建造的,起首将选好的黄土放在青石板上,让骄阳烤晒,将草籽晒死。嘉峪北段长城下出土的“长城工牌”,上面具体记录了当时细长城的分工环境。
嘉峪关内城四角有谯楼,也叫“戍楼”,形如堡垒,是守城兵士值勤放哨的处所。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刀兵的处所。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魁岸年夜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类“过洞式城门”及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中国几千年建筑汗青及建筑形式的延续成长。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